一步一叩首,从万丈红尘中走来,沾满尘垢,任风吹,任雨乱,任日曝,洗净身上孽障,消融掉眉间喜悲霜雪,于佛前一礼,穷极升华。有人或许不解,对佛徒的虔诚感到肃然起敬,心中泛起惊涛骇浪,而后感慨万千。然而,吃苦耐劳不过是流连表面的表现,人生在世,此身不过一副臭皮囊,无非好看与否,可一块顽石,雕琢再精美,...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顾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跟他最亲密的人也已越走越远……其实一切的远近归根结底,都是殊途同归,超越了岁月记忆与地域的阻绝,便是心的分离。有时局外人也未必能看清,譬如作家萧红,与同样也是作家的萧军。他们俩有过一段举案齐眉...
天涯海角,那是古人认为最远的地方。然而,现在纵使两个各处一方,信息也不过弹指一挥间就传达,咫尺天涯,不过倏忽而已。相反,两个人紧挨在一起,沉默不语,你在我身边,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恍若隔了一个世界,远到像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触摸不到对方的心灵。最远与最近,并没有什么标准,无论是世间,还是空间,都...
人生在世,便不断呼吸,使人清净。而当你读完一本书,写下一篇文章,也有清净之感,这便是人生的深呼吸。春秋战国,孔子,周游列国,不断学习,三省,教育弟子,这是他的深呼吸。再往前看,晋城一小县城中,官印被挂于堂前,为官者不堪朝堂乌浊的空气,拂袖一挥,转身踏入田间野屋,独伴五株柳树,若有人相邀,则欣然去往...
呼吸声里看人。有的人呼吸,像一泓清泉,细水长流;有的人呼吸,如着锦衣夜行,负重而喘息如牛;而还有的人,他们的呼吸如同交响乐里的大提琴,不论故事潮起潮落,深沉固我。世事红尘为海,一双眼耳作舟,亿万呼吸如海浪,泛扁舟水上,急气如漩,舟如涡中一叶,急转欲坠。忽见一人独坐芭蕉树下,雨雪霏霏,边有书卷,浅...
“平凡的人有一条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由此,区分了平凡与卓绝;而此,卓越者早早明了,平凡者至死不明。风华正茂已在悼念青春的尾巴,岁月峥嵘已在遥想当年的铁马,大着舌头说我年轻的时候,还未老去已在怀旧&hellip...
“我划破了天空,穿透了太阳,才得到了满天的璀璨星辰。”这是我在诚品书店墙阁上看到的一句话。字字精致,句句深刻,精细地雕琢在了旁边印刻的那幅兔子尼尼的塑像。黄本芯发自内心的那句人生感慨将文学和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来到了书城,我竟惭惭放慢了脚步,轻轻地,一步一履地慢慢释放...
拙政园,楼为心,水为局,三面环水,主面向北,倘若推窗外望,各处亭台,宛如碧人,清风拂面,与见山楼隔河相望。正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这是我重游的故地,我本是抱着一颗赎罪的心而来。三年之前,我来苏州,在一众人的怂恿下,一步跨过那几阶号称能“一步登天...
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留下一条扭曲的痕迹,大多数的人都走上了同一条路,碌碌无为,混沌一生,除了家人外没有人记住他们的名字,墓碑上鲜红的铭文最终会被风化成虚无,所有的得失最终,也都归于沉寂。一片空白,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他们,亦或我们,为什么而活。也许正因如此,我才会喜欢考古,喜欢这个别人看来甚...
在我从睡梦中醒来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我是谁,自然也不知道我在哪,因此,这便是我每天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当我身处远方时,从陌生的房间醒来,入眼的是陌生的世界,这种感觉便尤为清楚,再三思索,才安心,翻身继续睡个回笼觉。清晨,一切都是清晰的,天蓝,云白,我吃着早餐,对着初升的朝阳,望着阳光下随风轻轻摇曳的...
我曾漫步文学的花园,想要寻找一束最美丽的花朵。我拨开千枝万叶,嗅入一抹暗香,瞟见一株被压弯了茎条的花束,木心就这样浮现。同为作家,名声却远不能与文豪相较,虽高贞自洁,仅没家喻户晓,只是平静地面朝自己,绘画、写诗。真如他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是...
家,不仅是和家人一起幸福生活的地方,更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灵魂的港湾。由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也是抒发了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渴求。由感情维系的家很吸引人。的确,每个人对家的定义大多来自对家的感情,来自心理上的归属感。即便是身在异乡的游子,只要接触到有家乡味道的任何事物,都能勾起深深的思乡之情,那...
“一生的不合时宜,一生的干净清醒”。这是木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木心的一生坎坷,遭遇了许多世事,他出生于书香门弟、富贵人家,但他却一生只追求“无名度”,崇尚简单、朴素。“风啊、水啊,一顶桥”这是木心曾经对故乡乌镇的赠言。天...
在诚品书店外,望着高大的建筑物,吹着飘忽的北风,我并不觉得这书城有何特别,只是觉得街道很空旷,任凭风不亦乐乎地一遍遍向人们宣告着自己的存在。走进书城,没有了自由的风,心中的烦闷骤然升起,煽动着莫名的烦躁,只是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碍眼,这些什么真假珠宝、服装饰品,都很碍眼,特别碍眼,仿佛是一片死寂的沙...
风是不归的,因为它没有定向,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它在风中飘荡。至于何去何从,又有谁知晓?天若有情亦无情,将世界级的诺贝尔文学奖颁予一位音乐人,是文学界的恩赐,还是音乐界的奇葩,这位音乐人的作品是诗还是歌词,无从定论。或许从他自身而论,是段不错的歌词,在那些人的眼中看到的却是一篇绝佳的诗,或许在那以...
他在屋檐下摇曳,如花,却没有花名。曾经也想努力地绽放于苍穹之下。然而,大风太过凄切,骤雨来得无期,身边那些花儿不禁世事,早已纷纷妥协,唯有他,傲立黑夜。他叫王献臣,是拙政园的主人,为人疏朗俊洁,因不满朝廷的阴暗官宦,最终,辞官还乡。他明白,为了此般官场奋斗,不如归隐,不如拙政。拙政园便因此而建...
博物馆中,你是否常观赏到米开朗基罗等大家的雕塑作品。或许,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光彩夺目,然后殊不知,这背后是一击又一击的饱含心血的雕刻。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块原石,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遭遇风雨,在身上留下刻痕。而这之中,总有那么一些刻痕深入心尖。它们或许尖锐,却总是刻骨铭心,或许成功,就差这么几下在心尖上...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作男人;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假装他只是没看见。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他才知道太多人的死亡……”当鲍伯。迪伦写下这首歌时,他仍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像一个无名氏,不用隐藏任何秘密。而...
文化是一个有温度的概念。木心说,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当一个人对文史哲有了一定的理解,当文化进入到人们的心中,人们就能镇定地对待前来的风雨,以心中的温度坚守对岁月的从容守望。李杜诗,韩柳诗,后主词,东坡词,易安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奶奶一起看电视,每次吃过晚饭后,奶奶就在那儿看着同一个频道——绍兴的莲花落。“日出东方一丈高,屋里走出我石二佬,西瓜皮帽头上戴……”里面全是满口的绍兴方言,正宗的。有时,我还总是怀疑,我到底是不是绍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