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降临了,晕黄的月色遍散天际,伴随着偶尔闪动的星光,天空像一块巨大无边,嵌满晶亮宝石的黑色丝绸,这是美丽而又陶醉的乡村夜晚。村庄很小,一眼可以望见肥沃的绿油油的稻田,老人们坐在树底下,聊着这几天的开心事,知了在叽叽喳喳吵个不停,阳光透过树叶在老人们的身上留下斑驳。成年人在稻田里顶着太阳劳作,不...
一个小小的方块汉字,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在它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记载着中国五千年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结构看似简单,却又复杂多变,美观大方。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字露出忧伤,有的字现出喜悦,有的字是具有柔美的姿态,有的字展示磅礴的气势。每一个字里行间无不隐藏着一种别样的情怀。我清清...
带着一身的疲惫,跨出教学楼。不经意间抬头,却发现,升旗广场的上空悬浮着一盏孔明灯。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书读花了眼,赶紧戳了戳身旁的同学。她顺着我的目光望过去,也愣住了。我们像俩傻子似的钉在原地,呆呆地仰望着那盏华美的明灯。它是方形的,轮廓模糊,在夜幕中晕出一圈浮动的光影。浅鹅黄色的光芒仿佛不是灯中的...
在远离城市这段的一条公路边,隐匿着一个小小村落。斑驳的墙、废弃的小院似乎在提醒着我什么。我不知道它已经走过了多少岁月,想要对着深深的小巷探问有无人否,却只有寒风卷起落叶的萧萧声,打在我的心头。我奶奶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年逾六十,头发花白,眼睛耳朵都不太好,很少和别人有往来。她一辈子在自家田头忙忙...
窗外的小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眼前的窗帘半掩着。黑暗中,他将自己的脸埋进手臂里,剩下一片沉默。时针还在转动,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他缓缓抬起头,没有开灯,而是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在黑暗中闪着格外刺眼的光。借着蜡烛的光,能够看到,在他桌前摆着的,是一张空白的信纸和一支笔。他记得自己...
喜欢读书,但是没有太多的定准。各方面都涉猎一点,总会有更好的收获,而且这种阅读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持兴趣。就像蜜蜂采蜜,各种花儿都尝一下,才会有香甜的蜜汁。读书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初涉阅读,年纪尚小,据父母的回忆,我口齿伶俐,时常跟着电视上的主持人模仿,表演一些动作,我的脑海中至今还有一幅幅画面,时...
流年里的花,开了又谢,岁月里的那些回忆已布满泛绿的青苔,可我始终不曾忘记,您的模样。六月的气息带来了整个夏天的燥热,栀子花淡淡的清香消却了空气中夹杂的忧愁。或许是您写在回忆录中的赠言起了作用吧,恰是离别之际,可我却没有丝毫的感伤。夏末之夜,颗颗繁星点缀着夜色,而你又装饰着谁的梦呢?忽然,一颗流星...
壶中清水渐沸,隐隐作响,溅出点点水花,泛起微光,蒸汽的幻影朦胧在空气中,铺垫一世的惊喜。褪去青涩与水分,深绿色的茶叶散发出撩人的幽香,沉默地诉说着流年似水,世事纷繁……记得童稚时,家中厅堂的石桌上摆有一组茶具,那是爷爷爱惜了多年的宝贝。每有客来与我们会见,爷爷总是娴熟地...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怀念本是同根的祖先,何等的高尚。灯火阑珊,漫步街头,几许伤感几许哀,念起自己其实是有依靠的,又是何等的温暖。千年古树,万里长根。洪洞古槐,移民图腾。立汾水之滨,荫庇四海;连三晋之脉,根蔓五洲。干非高耸,却牵亿万儿女心;冠非翠峨,而引无数思乡鸟。文化之树,一树之体,载满笃笃乡...
文化是人们心灵最好的保鲜剂,是弘扬真善美的载体。然而,当前我们的文化却面临着尴尬。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发问,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到底都去哪儿了。纵观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日益没落。几天前,“世界儿歌日”在一片寂寥中过去,几则反应儿歌现状...
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职业如何,你可能从某个时候,就开始频繁或者不频繁地接触这个词汇: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简称美职联。从运动的角度来说,它已不仅仅属于美国,它全世界球迷共享。它的篮球文化就像一只飞翔的大雁通过覆盖全球的信号为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创立于1946,经历60多年蜕变的NBA正向全世界...
每个人都必须成长。时间在流逝,我们也在不停的变化着。过去是美好的,可我们却无法留住那一瞬间。它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似乎也只能这样。那天,一个人闲来无事,我就想着整理一下那些堆积了很久的旧东西,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我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从小学到初中的书,都被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我感觉那些都我的&ldqu...
再次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尚未嗅到记忆中的清香,便已经被那记忆中的西山迷住了视线。细想一下,已经有十二年未曾来过辽宁的姥姥家了。听着姥姥已经不流畅的东北话,不禁想起幼时邂逅在这片土地的情景。那时姥姥的腿脚还算流利,可以看着不安分的我在西山中跑来跑去。她时常会看着眼前的景色发呆,像是在欣赏这一片青翠...
树杈般的紫色闪电劈开黑夜,随着而来的是隆隆雷声,伴着漫天的雨声,给这黑夜又增添了几分恐怖。咸腥的海风充斥在天地间,无边的黑暗吞噬着一切。“咔嚓”,又是一道炸雷,片刻之后,黑暗中竟亮起一点光亮。是海边的一间平房点起了灯。被雷声搅得睡不着觉的阿海,打开了灯,静静地坐在床沿上。...
“嗯?还在看书呢,放学了”“嗯,走了”伊一和祝飞,在临班。其实伊一的成绩还不错,虽然她嘴上说是喜欢这才来的,可有谁比她更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祝飞,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缘分,我们俩同时来到了这所学校,虽说不是同班吧,临班也是很近的呢。&r...
从小时候,我便喜欢上了糖。而且,我特别固执的认为,阿尔卑斯糖最好吃,慢慢长大,小时候的那份情,也总改变不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糖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说每天都要吃一颗,我觉得,真正爱糖的人,不会总想把它含着的。有的时候,简简单单看一眼,便觉生活没有抛弃你,至少还有颗糖不是吗?是的,就这样,...
天,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人都回了家,和小孩子们偏在这个时候出门玩耍,为的就是向李叔讨点糖吃香香嘴。“喂呦,收垃圾喽。”李叔,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只是都这样喊他罢了。可是,每当他一来,整条巷子的孩子都会放下碗筷,扔掉板凳,一窝蜂的拥向他,有的孩子翻他的口袋,有的,摘他的帽...
我轻轻地揉了揉因看书本而酸痛的眼睛,却意外地发现了窗外的雪。我慢慢把窗户推开些许,那些受冻了许久的风便飞快地钻进了温暖的教室,也给我的眼睛带来一些清凉的感觉。不再理会这些呼啸的冷风,径直向窗外望去,外面的世界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白色。雪仍在向不同的方向落下,轻飘飘地,点缀着这片天地。视线还未收回...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是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现象的期待和愿望,然而在这些美好文字的背后,是丧钟隐隐的哀鸣,它传到当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夹杂着人们对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伤...
我突然长大了。我的青春也变成了回忆,埋在记忆深处的记忆。前几天看到高三的学长们再拍毕业照,我想到了很多。想到自己刚来时候的样子,现在想想我竟然在这里度过两年了,自己也从懵懂无知变得慢慢成熟起来。想到一年后我也要从这里离开,离开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离开这座承载着我青春记忆的校园。时间总是过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