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才气、激情以及生命全部融入某一对象时,无疑能成为我们所共仰的“神物”,对其中产生无限的遐想……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心情,我所看到的月亮都是不同的。但每当看到月亮悬挂在天空中,如黑暗中的舞者般引领着我的思绪随风起舞,我便总能想到...
或者把自己锁在家里,与外界来一次与世隔绝,静静地彻底放松下自己,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所做的,闭着眼睛做个白日梦,放下思绪;间或坐在客厅,泡上一壶茶,放上音乐,摊开宣纸,挥霍落笔,让身心沉醉于墨香当中,任由时光消弥在无限的空间……最喜欢这一份内在的平静与从容,因为此刻的我...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热闹,总是跟着长辈到处跑。有一次吃晚饭时,外公问我:“要不要跟我们去看京剧啊?”我高兴地直点头,扒了两口饭就再也不肯吃,催促着家人赶快吃完。然而,当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戏剧院里不停地往舞台张望时,第一个出场的演员就把我吓了一跳!瞧他那张满是色彩与花纹的大花脸,...
夏天并不美,独步夏夜却是我的喜爱。夏天的夜不同于春天的夜晚,它没有萌芽的绿色生命,润土的芳香和冰雪消融的清凉;夏夜亦不同于秋天的夜晚,这儿感受不到秋的那寒风刺骨,凄凉而清冷,夏夜和它相比,或许要雅致得多。夏夜,微风拂面,总有坐在街头巷尾说着什么的人们。人们并非说笑,笑话与幽默在浩瀚的夜空里已变得...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淘洗,沧海桑田,都依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然而近年来,文化似乎“变了味”、变得“实用化”、“工具化”、“功利化”,变得不再是一向以来的那样单纯。发展文化的实...
《诗经》有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也许想告诉我们,外在的礼仪与内心的情操是一致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便难以绘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而鄙人认为,文化亦如此,文化不纯粹,是难以进入行云流水、水乳交融的境界的。那么,何谓纯粹的文化?我想,保持自身原有的特质,不...
苏轼有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位伟大诗人的观点正好也与穆罕默德的“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一定要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相契合。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理念: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你是否发现,得到一本你所忠爱的书籍要比...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同飘荡于千年的精灵,幽然出现,熠熠发光。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文化。《诗经》305首诗歌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在战国七雄的争战中,中国文化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战乱平息,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又有了《离骚》的诞生,开创了浪漫主义...
在现在这个社会,我想对于很多正在发奋读书的年轻人来说,把青春的大好时光奉献在书桌前无疑都是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踏上社会的高层,成为家族的荣光……但是奋斗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很多的学生就选择只看与考试相关的书籍,与考试无关的,一律拒之门外。看任何书,学任何文化都是为...
近年来,人们开始带着功利性的目的阅读学习古代文学文化。成人带着“读了它有什么好处”的疑惑阅读,学生带着“考试可能会考”的想法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与亵渎,而追求心灵的富足才该是我们学习古文化的最终目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
行走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飞檐峭壁,独木小桥,亭台楼阁,书写着古老,像一个散发着陈香的梦,淙淙的流水带动着古镇的心跳,叮叮咚咚,汇成一曲永不停息的恬静歌谣,安宁而动听。在这里,米酒的幌子随风飘摇,似乎在热情地迎接着远方的来客;清晨,早点店早早地蒸着包子,炒着面,散发出阵阵香味;勤劳的人们晨起打鱼,渔...
澄澈无际的江流,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温柔缠绵的清风,在静默中恒久地拂过;连绵不绝的绿草,在初春时顽强地重生。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月更迭,季节流转;如同醴泉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外物都无法阻挡他们追求的步伐,他们未曾因外物停下他们的脚步。犹如一位位志在登高望远之人,不会为沿路的繁花驻足,...
电视媒体上,一切文化都必须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书店摆在醒目位置的多是编造的励志故事,纯粹的书籍早已无人问津;更有非主流的青年生活低级趣味,令人大跌眼睛……“何必曰利?”孟子再也不忍看到他的后代们一步步地走向“利”的深渊,...
傍晚,土地庙前搭的临时戏台上,站着几个手举木偶的中老年人,用雷州方言唱着什么,旁边一字排开的“乐队”时不时地配几个曲段,台下黑压压地挤满了看戏的人。这是一个看似不能再简陋了的戏台,演员们衣着简陋,只有站在舞台中央,声音才能通过吊在上面的麦克风传到台下;而台下连观众席都没有,有...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中国画确实博大精深,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画面需要留白,生活何尝不需要呢?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我想这便是留白吧...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林语堂《论读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几千年前孔子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充实自己,为了陶冶情操,为了培养气质...
因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在全中国掀起的“莫言热”让我们中国人民在为此喜悦的同时还需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为何至今只出了一个莫言?我们仔细想想便会发现,当今中国是并没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等等的。为何我们会面对...
生活中,我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着外来文化的魅力。并且那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外来的文化,似乎更为我们所重视;而那些我们自身的、传统的文化,却慢慢地被冷落,仿佛无家可归的孩子,满大街流浪,十分无助与迷惘。这几年,西方的各类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每年圣诞节的前夕,各大店铺门前早早...
什么时候爱上我们家的小院的呢。似乎从记事起,这满院的风景便陪伴着我了。那颗偶尔会结出青涩果子的石榴树啦,小时候用来玩躲猫猫的自行车棚啦,还有几棵到了冬天才会哗啦啦掉叶子的不知名的大树啦……小院的气息总是带着她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所以某日在街上偶遇一个儿时住在小院中的玩...
清明回乡下祭祖,行进路上听见一个小朋友问他妈妈:“妈,扫墓有什么用?”“没什么用。”“那我们为什么要去?”“让你去你就跟着,别问那么多废话!”母亲不耐烦地呵斥。这对话听得我心惊:一个只有三五岁的孩童,却已...